“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回顾600多天的努力,九天“缆”月团队的负责人杨赞禾用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概括道。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广西大学参赛项目《九天“缆”月——新一代冷缩电缆接头先行者》从201个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实现了广西大学国内赛道金奖“零”的突破,刷新历史最佳成绩。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历时600多天,经过450多次实验,36种结构尝试,九天“缆”月团队首创以无机富勒烯为关键材料研制出两代冷缩电缆接头产品。该产品具备介电能力强、材料韧性好、收缩效果好的特点,可应用于深海电力传输、航空航天等复杂场景,能有效解决目前市场上电缆连接端安全性低这一行业痛点问题,有利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实现量产后,其优异的性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高端电缆连接端严重依赖进口的现状,为我国电力电缆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九天“缆”月团队交上了一份新时代青年的答卷,对此,杨赞禾说:“我们为能够给电力安全贡献一份青春力量而感到自豪!”
团魂凝聚,长风破浪
九天“缆”月团队的成员以yl23455永利为主,携手新闻与传播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互补,自今年1月开始筹备本次大赛。
“我们团队成员的关系特别融洽,备赛过程枯燥而辛苦,但大家总能在探究难题中找到快乐。”冯翔钰是团队的行政主管,关于团队氛围,她这样评价。
一路拼搏,冯翔钰感受着团魂的凝聚。“今年的大赛因为疫情缘故,战线比较长,大家在心理上很容易产生懈怠,但我们的团队负责人杨赞禾始终绷着一根弦,带领着我们相互打气,反复修改参赛材料、优化路演和答辩细节。”
冯翔钰还清楚地记得比赛前的一个小细节,因为比赛转为线上,团队成员周思齐在学校和学院领导老师的共同建议和帮助下,想尽各种办法,最后从楼层外搬来盆栽植物、去文具店购买KT板、到废品站购入6个泡沫箱,一遍又一遍地调整室内物品摆放方案、调试设备,才最终解决了收音效果差的问题。
负责人杨赞禾的路演搭档赵一霏,在赛前两周患上了重感冒,但赵一霏带病坚持练习,生病期间从不缺席每一次备赛交流会。
而对于赵一霏来说,区赛排位赛是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比赛。
在排位赛之前,区赛的金奖争夺赛路演时间为8分钟,进入排位赛之后,路演时间变为5分钟。稿子、PPT都需要重新准备,但留给他们的准备时间只有一个晚上。
“那晚我们六七个人就挤在酒店小小的房间里改稿、改PPT、背稿、模拟路演一直到凌晨3点。”赵一霏回忆道,“第二天排位赛,我们获得全区第一的成绩,大家激动得差点哭了出来。”
团魂凝聚,九天“缆”月团队不断突破。在赛前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在赛中积极进取、奋力拼搏,经过无数次复盘重来、挑灯夜战,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通过校、省、国三级竞赛,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不厌其繁,知难而进
“坦白说,枯燥的时候自然是有的,科研成果的诞生需要大量时间的沉淀。”
经历了450多次实验,杨赞禾直言,“在结构尝试上我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同时也是我们遇到的困难之一。”
“做重复事情的过程,人有的时候确实会感觉到一丝枯燥以及对实验是否能达到理想成果的不自信。”冯翔钰也坦言道。
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九天“缆”月团队做了36种结构尝试。他们曾在结构尝试中加入了传统已成型的树脂或碳纤维材料,但效果提升并不显著。
“对比市面上其他同类型产品,介电能力和局部放电参数并没有明显改善,但我们没有放弃。”杨赞禾说。
坚持实验,峰回路转。在尝试加入无机纳米富勒烯后,他们惊喜地发现整体材料性能有了显著提升。遂将其运用于制作电缆接头,进行了小试、中试,都达到了理想中的效果。
“太好了,实验终于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在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克服了一次次实验挫折后,九天“缆”月团队的项目终于取得关键进展,杨赞禾和伙伴们都激动地高呼起来,喜悦之情洋溢脸庞。
辛勤培育,守候成才
“老师倾心育才,学生茁壮成长。”yl23455永利党委副书记吴达慧作为九天“缆”月团队的第一指导老师,见证了团队这两年的成长与发展。
吴达慧认为,团队之所以取得成功,与学校长期以来对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视和支持密不可分。一是学校针对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构建了多元融通、研创并举、四创融合、项目驱动的“课研赛创一体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让每个学生才华得到施展的机会。学生通过参加学科竞赛、发表论文、发明专利等途径均可获得创新实践学分,通过导师制课程进入导师项目、团队及实验室,在导师带领下进行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不断强化创新实践能力;二是学校精心培育每一支参赛团队,给予参赛团队优质的培训和持续的经费支持;三是通过双创社团、竞赛团队共同备赛,充分发挥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专业特长,组建的学习型创新创业团队有着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四是指导老师们的倾心投入,每次培训的共同学习与指导,都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互相成就、共同成长的机会。
“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同学们要敢于筑梦追梦圆梦。”专访最后,对于准备参加新一届创新创业比赛的青年学子,吴达慧提出建议:“同学们要胸怀国之大者,志存高远,目标明确,立足实际做好发展规划,对于本科低年级同学,首先要把课程学好,同时积极关注相关竞赛信息,争取机会参与到课题组和项目团队中跟班学习,以此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对于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同学,则要更加主动地在导师带领下着力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将成果运用到实际中,让科研创新以团队创业的方式实现转化,助力地方建设发展。”
“追梦路上始终有我相伴。”团队的指导老师们也纷纷鼓励大家:竞赛途中并非一帆风顺,不必太在意得失与输赢,通过备赛、比赛,大家的科研创新、沟通表达、组织协调等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共同拼搏、奋斗的经历就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同学们一定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后来佳器,勇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万家灯火处,一缆安九州。九天“缆”月本科生创新创业团队秉持“创新创造、奋勇争先、全面一流”的广西大学“双一流”精神,在学校精心培育下,背靠广西大学有色金属及特色材料加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致力于为我国线缆、电缆接头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越努力越幸运,越担当越成长,取得金奖并不是终点,而是实现新目标的起点。“我们希望通过分享,影响身边更多的同学,吸引更多同学加入创新创业活动中,实现更多新的超越。”团队负责人杨赞禾说。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冯翔钰坚定地说,作为新时代的好青年,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胸怀祖国和人民、努力学习知识和本领,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提升担当、练就本领、投身实践,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李雨娟
主编|田 春
责编|吴达慧